胡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的精彩人生
赫连勃勃(381年~425年),字屈孑,朔方郡朔方县(今陕西省靖边县)人。胡夏开国皇帝。匈奴左贤王刘卫辰与桓文皇后苻氏之子。
真兴七年(425年),去世,终年四十五岁,谥号武烈,庙号世祖,葬于嘉平陵。
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,十六国时期胡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的精彩人生,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胡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的生平简介
家族背景
赫连勃勃是铁弗匈奴部人,是匈奴右贤王去卑的后代,与前赵光文帝刘渊同族,母族为前秦苻氏(桓文皇后)。
赫连勃勃的曾祖父刘虎,在前赵昭武帝刘聪在位时,凭借宗室的缘故,受封楼烦公,任安北将军、监鲜卑诸军事、丁零中郎将,雄据肆卢川。刘虎被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打败后出居塞外。赫连勃勃的祖父刘务桓,招集部落,其部再次强盛。后赵皇帝石虎派遣使任刘务桓为平北将军、左贤王、丁零单于。赫连勃勃的父亲刘卫辰,入居塞内。前秦天王苻坚任命他为西单于,督摄河西各族,屯驻在代来城。
到前秦分裂时,刘卫辰拥有朔方之地,军队有三万八千人。后来北魏军队前来攻打,刘卫辰命令他的儿子刘力俟提抵抗,被魏军打败。魏军乘胜渡过黄河,攻克代来,俘获并杀死刘卫辰。
早年经历
赫连勃勃早年投奔叱干部。叱干他斗伏打算把赫连勃勃送给北魏。叱干他斗伏兄子叱干阿利原先戍守大洛川,听说准备送走赫连勃勃,于是飞速前去劝谏说:“鸟雀在走投无路时投入人的怀抱,尚且应该帮助免于祸难,何况赫连勃勃国破家亡,向我们归顺呢?即使容不下他,也应该由他投奔别处。现在抓起来把他送给北魏,不是仁者所为。”叱干他斗伏害怕被北魏责罪,没有听从。叱干阿利暗中派出勇猛之人在路上把赫连勃勃抢走,把他送到后秦的高平公没奕于那里,没奕于把女儿嫁给赫连勃勃。
归附姚兴
赫连勃勃身高八尺五寸,腰带十围,生性善辩聪慧,风度仪表华美,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。后秦皇帝姚兴见到他,非常惊奇,对他深表敬重,任命他为骁骑将军,加任奉车都尉,经常参预军事与国政的大事,对他的亲宠和厚遇超过功臣和老臣。
姚兴的弟弟姚邕对姚兴说:“赫连勃勃天性不仁,难以亲近。陛下对他宠遇太过分,臣下对此有些疑惑。”姚兴说:“赫连勃勃有匡时救世的才能,我正要用他的才艺,和他一起平定天下,有什么不可以的!”于是任命赫连勃勃为安远将军,封阳川侯,让他帮助没奕于镇守高平,把三城、朔方的杂夷以及刘卫辰的部众三万人分给他。让他为攻打北魏而侦察敌人。姚邕极力规谏,认为不能这么做。姚兴说:“你怎么知道赫连勃勃的性情脾气?”姚邕说:“赫连勃勃傲慢地奉事主上,残忍地治理军队,贪婪暴虐不讲亲情,对于去留看得很轻,如果亲宠他超过分寸,最终会成为边境上的祸害。”姚兴这才作罢。
义熙二年(406年),姚兴任命赫连勃勃为持节、安北将军、五原公,把三交五部鲜卑以及杂族共二万多部落配给他,镇守朔方。当时河西鲜卑杜崘向姚兴进献八千匹马,渡过黄河,到达大城时,赫连勃勃把马匹扣留下来,召集他的三万多人假装去高平川游猎。同年,赫连勃勃袭击并杀死他的岳父没奕于,兼并没奕于的军队,人马达到数万人。
建立大夏
义熙三年(407年),赫连勃勃叛秦自立,自称天王、大单于,赦免境内罪犯,建元龙升,设置和任用百官。赫连勃勃认为匈奴是夏启的后代,故国号大夏。任命其长兄赫连右地代为丞相、代公,次兄赫连力俟提为大将军、魏公,叱干阿利为御史大夫、梁公,弟弟赫连阿利罗引为征南将军、司隶校尉,若门为尚书令,叱以鞑为征西将军、尚书左仆射,乙斗为征北将军、尚书右仆射,其余的人依次授任官职。
同年,赫连勃勃讨伐鲜卑薛干等三部,打败三部,一万几千人投降。再前往讨伐后秦三城以北的各处边防驻军,杀死后秦将领杨丕、姚石生等。赫连勃勃的各将领劝谏说应坚守,赫连勃勃不听,各将领又对赫连勃勃说:“陛下准备要统治天下,往南攻取长安,应该首先巩固根本,使人心有所依托,这样以后大业才可以成就。高平险阻坚固,山川肥沃,可以作为国都。”赫连勃勃说:“你们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我大业草创,军队不多,姚兴也是当世的雄杰,关中还不能图谋。而且姚兴的各方镇都服从命令,我们如果专心固守一城,他们一定会合力对付我们,我们的军队不是他们的对手,很快就会灭亡。我们风云般急速前去,出其不意,他们救援前军我们就攻打后军,救援后军就攻打前军,使他们疲于奔命,我们则从容自若,不出十年,岭北、河东就会全部归我所有。等到姚兴死后,再逐步地攻取长安。姚兴的儿子姚泓是个平庸懦弱小儿,擒获他的计谋策略,已经在我的算计之中。从前轩辕氏也曾经有二十多年迁居无常,难道单是我一个人吗!”于是侵犯掠夺后秦岭北地区,岭北的各个城门白天不敢打开。姚兴感叹说:“我不采用姚邕的话,以致到如此地步!”
击败南凉
赫连勃勃最初僭号时,向南凉君主秃发傉檀请求娶他的女儿为妻,秃发傉檀没有答应。赫连勃勃很生气,率领二万骑兵攻打秃发傉檀,从杨非打到支阳共三百多里,杀伤一万多人,抢掠二万七千人和数十万牛马羊回来。
秃发傉檀率领军队追赶,将领焦朗对秃发傉檀说:“赫连勃勃天性豪雄,治理军队严厉整肃,不能轻视。现在他凭着抢掠到的资财,率领着盼望归去的战士,人自为战,难以和他争胜。不如从温围向北渡河,到万斛堆,凭借河流建造营寨,扼制住咽喉要地,这是百战百胜的办法。”秃发傉檀的将领贺连愤怒地说:“赫连勃勃用残余之力,率领乌合之众,反叛作乱,构成祸患,侥幸有了大功绩。现在他牛羊多得堵塞道路,财宝多得像山一样,窘迫疲敝之余,人人怀着贪求之心,赫连勃勃再也不能督率策励士兵来抵抗我们。我们用大军去攻打他们,他们一定会彻底崩溃。现在率领军队避开他们,是向敌人显示怯弱。我们的军队气势正盛,应该迅速追击。”秃发傉檀说:“我追击之计已定,敢劝谏的人杀死!”赫连勃勃听到消息后非常高兴,就在阳武下狭口处凿开冰凌埋车轮来堵塞道路。
秃发傉檀派善于射箭的士兵射他们,射中赫连勃勃的左臂。赫连勃勃率领军队迎战,把秃发傉檀打得大败,追赶八十多里,死伤数以万计,杀死南凉十多员大将,把尸首堆成了封土的高台,取名为“髑髅台”,返回岭北。
征战后秦
赫连勃勃和后秦将领张佛生在青石原交战,打败张佛生,俘获和杀死五千七百人。姚兴派将领齐难率领二万军队来攻打赫连勃勃,赫连勃勃退到河曲。齐难因为离赫连勃勃已经很远,就放纵士兵四处抢掠,赫连勃勃秘密地派兵伏击齐难,俘获七千多人,收缴他们的战马兵器。齐难领兵后退,赫连勃勃又追击到木城,攻克木城,擒获齐难,俘获一万三千人,一万匹战马。岭北的夷人、汉人向赫连勃勃投降归附的有数万,赫连勃勃设守宰来安抚他们。赫连勃勃又率领二万骑兵进入高冈,到达五井,抢掠七千多户平凉的杂胡分派到后军里,进驻依力川。
擒获王奚
姚兴前来攻打,到达三城,赫连勃勃趁着姚兴各路军队还没有会合,率领骑兵攻打他们。姚兴非常害怕,派他的将领姚文宗迎战,赫连勃勃假装后退,设下埋伏等候。姚兴派他的将领姚榆生等率兵追击,赫连勃勃的伏兵夹击,把他们全都俘获。姚兴的将领王奚在敕奇堡聚集三千多户羌人,赫连勃勃进攻王奚。
王奚骁勇有力,短兵相接时,赫连勃勃的士兵有很多受伤。赫连勃勃便筑堤坝截断水流,敕奇堡里的人们很窘迫,把王奚抓起来投降。赫连勃勃对王奚说:“你是个忠臣!朕正要和你一起平定天下。”王奚说:“如能蒙受大恩,让我早死,这就是恩德。”于是和亲近的数十人一起自杀而死。赫连勃勃又到黄石固攻打姚兴的将领金洛生,到我罗城攻打弥姐豪地,都攻克,把七千多户迁徙到大城,任命其兄丞相赫连右地代领幽州牧来镇守。
叛将谋反
赫连勃勃派尚书金纂(匈奴人)率领一万骑兵攻打平凉,姚兴赶来救援,金纂被姚兴打败,战死。赫连勃勃哥哥的儿子左将军赫连罗提率领一万步兵、骑兵到定阳攻打姚兴的将领姚广都,攻克后坑杀四千多人,把妇女作为军中的奖赏。任命姚广都为太常。赫连勃勃又到清水城攻打姚兴的将领姚寿都,姚寿都逃到上邽,赫连勃勃把清水城的一万六千家迁徙到大城。同年,齐难、姚广都谋反,赫连勃勃把他们全部诛杀。
姚兴的将领姚详舍弃三城,向南逃往大苏。赫连派将领将平东鹿奕在路上截击,抓获姚详,把他的军队全都俘虏。姚详抓回来后,赫连勃勃责骂并杀死了他。
秦将连降
同年,赫连勃勃率领三万骑兵攻打安定,和姚兴的将领杨佛嵩在青石北原交战,打败杨佛嵩,他的四万五千军士投降,缴获二万匹战马。到东乡进攻姚兴的将领党智隆,党智隆投降,赫连勃勃任命他为光禄勋,把三千多户迁徙到贰城。姚兴的镇北参军王买德来投奔。
赫连勃勃对王买德说:“朕是大禹的后裔,世代居住在北方。祖宗有光辉业绩,常常与汉魏为敌国。中期不强大,受制于人。朕不才,不能继承发扬先辈的功业,国破家亡,流离失所。现在将要应运兴起,恢复大禹的伟业,你认为怎么样?”王买德说:“自从皇晋失去纲纪,政权南移,群雄对峙,人人怀有问鼎的雄心,何况陛下累世积德,在北方世代继承前王的事业,神明威武超过汉皇,谋略超过魏祖,却不在上天开启之际建成大业吗?现在后秦国政虽然衰败,但是藩镇还稳固,很希望陛下积蓄力量等待机会,详备后再行动。”赫连勃勃很赞赏他,任命他为军师中郎将。
建都改姓
义熙九年(413年),赫连勃勃在境内实行大赦,改年号为凤翔。任用叱干阿利兼领将作大匠,征发岭北十万胡人、汉人,在朔方水北、黑水之南修筑都城,名曰统万城(今陕西靖边北)。赫连勃勃自己说道:“朕正要统一天下,统治万邦,可以用统万作名称。”叱干阿利生性特别工巧,然而残忍刻暴,竟以尘土修筑城墙,如果锥子能插入一寸,就杀修筑的工匠一并筑入墙中。赫连勃勃把叱干阿利看作是忠诚,所以把修建都城的任务交给他。又制造五兵器械,更是极为精锐。做成以后呈送上来,一定有送命的工匠:弓箭射不进钟甲的,就杀死做弓的人;如果射进去,就杀死制造镗甲的匠人。又制造百炼钢刀,上面做了一个龙雀大环,号称“大夏龙雀”,在刀背上铸刻铭文说:“古代的锐利兵器,有吴楚的湛卢。大夏的龙雀宝刀,名冠帝都。可以用来安抚远方,可以用来怀柔逃亡者。就像风吹小草,威力慑服九州。”世人非常珍爱这把刀。再用铜铸成大鼓,那些飞廉、翁仲、铜驼、龙兽之颊,都用黄金来装饰,列在宫殿之前。一共杀了数千名工匠,因此器物无不精美华丽。
后来,赫连勃勃与群臣商议讨伐西秦。王买德劝谏说:“圣贤君主用兵打仗,用德来训导人,而不凶恶。而且西秦是我们的友好国家,刚遭受大丧,如果现在攻打他,这难道是所谓的顺理而行,感应祥和之气的道理吗?如果凭恃军队强大,趁别人大丧的灾难去攻打,匹夫也羞耻做这种事情,何况皇帝呢!”赫连勃勃说:“很好,要是没有爱卿,朕岂能听得到这些话!”
同年,赫连勃勃下书说:“朕的祖先,从北迁到幽朔,改姓为姒氏,因为语言和中原不一样,所以随母氏姓刘。儿子随母亲的姓,不合乎礼。古人氏族没有常规,有的是用出生地作氏,有的是用祖父的称号作氏。朕准备根据义理改姓。帝王,是上天之子,这就是说美好显赫实际上和上天连在一起,现在就改姓叫赫连氏,希望能和上天的意愿相同,长久地享有无尽的吉庆。是上天之尊,不能让旁出的宗族共同拥有,不是嫡系子孙的,都用铁伐作氏,希望朕的宗族子孙像铁那样刚强锐利,都能攻伐别人。”赫连勃勃立妻子梁氏为王后,儿子赫连璝为太子,封儿子赫连延为阳平公,赫连昌为太原公,赫连伦为酒泉公,赫连定为平原公,赫连满为河南公,赫连安为中山公。
赫连勃勃又到杏城去攻打姚兴的将领姚逵。二十天后,攻克杏城,俘获姚逵和他的部将姚大用、姚安和、姚利仆、尹敌等人,活埋两万士兵。
结盟北凉
赫连勃勃派御史中丞乌洛孤前往北凉,和北凉君主沮渠蒙逊结盟,说:“自从属金德的晋朝气数终尽,灾祸就困扰着九州,赵魏成了长蛇爬行之废墟,秦陇成了豺狼的巢穴,两朝的帝都,都变成杂草之地,无知的众生,不知道依靠谁。上天追悔所造成的祸患,福运分属两国,疆界贴近,道义相亲,理应敦睦友好,大力救济世上的灾难。自从远古以来,有国有家,不盟誓就无法显明神祇的意志,不同心协力就无法定长久的友好。但是晋国、楚国的和约,吴国、蜀国的盟约,都是血渍还没有干,很快就违背了。现在我们这两家,契约不同于往昔,还没有交谈互相就有了真诚相爱之心,一交谈就怀有一见如故之意,停止战争的警报,共同拥有救世的诚心,协力同心,共同匡救天下。如果天下有大事,就双方举起义旗;宇内清平,就共同效法鲁国、卫国。互相分担平安和危险,互通有无,直到子孙,永远结为盟好。”沮渠蒙逊派他的将领沮渠汉平来结盟。
攻取长安
赫连勃勃听说后秦将领姚嵩和氐王杨盛相持不下,就率领四万骑兵袭击上邽,还没有到达,姚嵩已经被杨盛杀死。赫连勃勃攻打上邽,二十天而攻克,杀死后秦秦州刺史姚平都和五千官兵,毁城后离去。进攻阴密,杀死后秦将领姚良子和一万多官兵。任命他儿子赫连昌为使持节、前将军、雍州刺史,镇守阴密。姚泓的将领姚恢丢下安定,逃奔长安,安定人胡俨、华韬率领五万户人占据安定,向赫连勃勃投降。赫连勃勃任命胡俨为侍中,华韬为尚书,留下镇东羊苟儿镇守安定,派给他五千鲜卑人。赫连勃勃前去雍城进攻姚泓的将领姚谌,姚谌逃到长安。赫连勃勃率军前进,驻扎在郿城,姚泓派他的将领姚绍来抵抗,赫连勃勃退到安定。胡俨等人袭击并杀死了羊苟儿,率领全城人投降了姚泓。赫连勃勃领兵回到杏城,笑着对群臣说:“刘裕攻打后秦,水陆并进,而且刘裕有超出世人的谋略,姚泓怎能保住自己!我用天时人事来考察,刘裕一定会打败姚泓。而且姚氏兄弟内部不和,怎么可以抵抗别人!刘裕攻克长安以后,最好是迅速回去,留下子弟和各将领守在关中。等到刘裕出发以后,我攻取就像捡起地上的草芥那么容易,不值得再让我的兵马辛苦了。”便厉兵秣马,休养士兵。不久进据安定,姚泓在岭北镇戍的郡县全都投降,赫连勃勃便全部占有了岭北的地方。
义熙十三年(417年),刘裕灭亡后秦,进入长安,派使者送给赫连勃勃书信,请求和好,约为兄弟。赫连勃勃命令中书侍郎皇甫徽写了回信,自己暗中熟记回信,把刘裕的使者叫到跟前,自己口授舍人写回信,封上信回覆刘裕。刘裕读了赫连勃勃的回信,对他很表惊奇,使者又说赫连勃勃容仪奇伟,英武绝人。刘裕赞叹说:“这是我比不上的啊!”赫连勃勃没多久就回到统万,刘裕留下儿子刘义真镇守长安自己返回东晋。
赫连勃勃听说后非常高兴,对王买德说:“朕准备攻打长安,爱卿说说谋取的办法。”王买德说:“刘裕灭秦,正是所说的以乱平乱,没有用德政来救济百姓。关中地势优越,却用能力不强的小孩子来镇守,不是长久之计。刘裕匆忙返回的原因,是想急速地成就他篡夺皇位而已,来不及对中原费心。陛下以顺攻逆,大义通达天地,百姓盼望陛下义旗到来,度日如年。青泥和上洛,是南军的要冲,应该安置流动的兵力截断敌人来往的通路。然后堵塞潼关和崤陕,断绝他们的水陆通道。陛下传檄长安,向百姓宣扬恩德,三辅的父老都会提着酒食欢迎陛下的军队。刘义真独坐空城,没有地方逃窜,十天之内一定会到陛下面前来投降,正所谓兵不血刃,不战而白定。”
赫连勃勃认为很对,任命儿子赫连璝为都督前锋诸军事,兼领抚军大将军,率领二万骑兵南攻长安,前将军赫连昌屯兵潼关,任命王买德为抚军右长史,往南截断青泥的道路,赫连勃勃率领大军接着出发。赫连璝到达渭阳,投降的人一路上接连不断。刘义真派出龙骧将军沈田子率领军队迎战,作战不利,退军屯驻在刘回堡。沈田子对刘义真的司马王镇恶不满,趁着王镇恶出城时杀死他。刘义真又杀死沈田子。便把城外的军队全都召入城中,关闭城门坚守。关中的郡县全都向赫连勃勃投降。赫连璝晚上袭击长安,没有攻下来。
赫连勃勃前进占据咸阳,长安所有的通道都被封锁。刘裕听到消息,非常恐惧,立刻命令刘义真往东镇守洛阳,任命朱龄石为雍州刺史,守卫长安。刘义真一路上大肆抢掠着往东走,到了灞上,百姓驱逐朱龄石,把赫连勃勃迎进长安。赫连璝率领三万军队追击刘义真,刘义真的军队大败,刘义真独自骑马逃跑。王买德在青泥俘获东晋宁朔将军傅弘之、辅国将军蒯恩、刘义真的司马毛脩之,堆积起人头封土成冢。于是赫连勃勃在长安宴赐将士,举起酒杯对王买德说:“爱卿前些日子的话,一个来回便应验,可以说是算无遗策。这虽然有宗庙社稷的神灵保佑,但也有卿的谋划之力。这杯酒所要敬的,不是卿还有谁!”于是任命王买德为都官尚书,加冠军将军,封河阳侯。
登基称帝
义熙十四年(418年),赫连昌在潼关的曹公故垒攻打朱龄石和龙骧将军王敬,攻克并抓获朱龄石和王敬,送到长安。群臣劝赫连勃勃称帝,赫连勃勃说:“朕没有治理乱世的才能,不能救助千万百姓,自从枕戈寝甲以来,已经十二年,但是四海还没有统一,遗留的敌人气焰还很嚣张,不知该怎样谢罪于当前,流传将来!朕准备选拔出身卑微但有才干的人才,把王位让给他,然后朕就归老朔方,以弹琴读书打发时光。皇帝的称号,岂是我这个寡德的人所能承受的!”群臣坚决请求,赫连勃勃才答应。便在灞上筑起坛场,即皇帝位,在境内实行赦免,改年号为昌武。派他的将领叱奴侯提率领二万步兵、骑兵到蒲坂进攻东晋的并州刺史毛德祖,毛德祖逃到洛阳。赫连勃勃任命叱奴侯提为并州刺史,镇守蒲坂。
赫连勃勃回到长安后,群臣劝其定都长安,赫连勃勃说:“朕难道不知道长安是历朝古都,有着山河环绕的稳固!但是荆、吴偏远,势必不能成为大患,东边北魏和我们有共同的边境,离北都城才数百里,如果定都长安,北都城恐怕会有守不住的忧患。朕在统万,他们不敢渡过黄河,你们没有看到这一点!”臣下全都说:“陛下不是我们能比得上的!”于是就在长安设南台,任命赫连璝兼领大将军、雍州牧、录南台尚书事。
赫连勃勃回到统万城,因为宫殿大规模建成,于是在境内实行赦免,改年号为真兴。在都城南部刻石歌颂赫连勃勃的功德。并为统万城的南门取名为朝宋门,东门为招魏门,西门为服凉门,北门为平朔门。追尊高祖父刘训兜为元皇帝,曾祖父刘虎为景皇帝,祖父刘务桓为宣皇帝,父亲刘卫辰为桓皇帝,庙号太祖,母亲苻氏为桓文皇后。
生性凶暴
赫连勃勃生性凶暴,嗜好杀人,没有常规。常常站在城头上,把弓剑放在身旁,凡是觉得嫌恶憎恨的人,就亲自杀死,大臣们有面对面看他的,就戳瞎眼睛,有敢发笑的,就割掉嘴唇,把进谏的人说成是诽谤,先割下其舌头,然后杀死。胡人、汉人都躁动不安,民不聊生。
晚年去世
元嘉元年(424年),赫连勃勃想废太子赫连璝为秦王,立酒泉公赫连伦为太子。赫连璝听说父亲要废黜自己而立赫连伦为太子,于是就率兵七万北伐赫连伦,赫连伦率骑兵三万抵抗,在平城被赫连璝所败,赫连伦被杀。太原公赫连昌率骑兵一万袭杀赫连璝,然后率兵八万五千人回到统万。赫连勃非常高兴,立赫连昌为太子。
元嘉二年(425年),赫连勃勃在永安殿去世,终年四十五岁,谥号武烈皇帝,庙号世祖,葬于嘉平陵,太子赫连昌继位。元嘉四年(427年),北魏攻取统万。次年,赫连昌被擒。赫连昌之弟赫连定在平凉僭称帝号。元嘉八年(431年),大夏被北魏所灭。大夏自赫连勃勃立国到赫连定被擒,前后一共存在二十五年。
如何评价胡夏武烈皇帝赫连勃勃?
他的才略在当时君主中是属于一流的。但他为人过于残暴,酷爱杀人取乐,在政治上只注重武力治国,没有看到文治的重要性,国内政治十分黑暗,在他的晚期,很少有人才脱颖而出,造成了政治基础的自我消弱。所以他死后仅短短的六年,他亲手创立的大夏国便被北魏灭亡。
关于赫连勃勃之所以能够建立大夏国也是历经战争迫折,在十六国十六国的时候先依附刘渊,后附前秦。灭了代国,命其首领刘卫辰黄河以西。前秦瓦解后,刘卫辰势力发展,据有朔方之地。后来在晋太元时期,北魏将刘卫辰攻杀。他的儿子赫连勃勃投奔了后秦,还任职安远将军。
在晋义熙三年的时候,赫连勃勃袭杀自己岳父、以及后秦高平公没弈干,自称大夏天王、大单于,改姓赫连,自以为匈奴是夏后氏后裔,建立大夏政权。但是大夏政权并没有维持很长的时间,在赫连勃勃立夏称帝之后,他的儿子赫连馈、赫连伦、赫连昌兄弟之间,为了争夺皇位进行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。这正好为这就为北魏灭夏创造了条件,直到公元430年的时候,北魏攻占平凉,赫连定向西逃走,被吐谷浑俘杀。夏国正式灭亡。
相关话题:胡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真的只会打游击?其实不然,他还是一位高明的战略家。
匈奴是中国人视野中的第一个游牧帝国。这头以天之骄子自称的大漠苍狼,曾经跟大汉帝国争雄两百多年。虽然其最终被大汉帝国击败并降服,但也在西晋的永嘉之乱中崛起,成为第一个称雄的五胡。而我们今天则要说一下最后的匈奴帝王——赫连勃勃的故事。
公元4世纪末,代北匈奴铁弗部出了一个狡猾的首领,名叫赫连勃勃。赫连勃勃以衰微至极的铁弗部落起家,居然以弱克强,消灭庞大的后秦帝国,甚至击败了刘裕,建立称雄西部的大夏帝国。坊间认为,此公能够建立如何传奇的霸业,多半要归功于匈奴人传统的骑射机动战术。但我们要认清的是,任何一个军事集团,其成功绝不只靠一两个战术。赫连勃勃之所以能够成功,在战略上更有其独到之秘。
1、借壳上市的铁弗遗孤 赫连勃勃本是匈奴铁弗部首领刘卫辰的少子。铁弗匈奴的生活地域在河套、朔方一带(今内蒙古杭锦旗附近),因为与新兴的拓跋鲜卑生存地域交错,两部一直武力互爆,爆到后来,铁弗部被拓跋部不世出的天才拓跋珪打残,刘卫辰及其宗族五千余人被杀,只留一个十一岁的赫连勃勃逃到后秦避难。
要说的是,勃勃本姓就是刘,不过他称帝之后觉得刘姓是当年匈奴可汗娶了汉朝公主,后代子孙为了自高身份才姓了刘,现在老子自己也是皇帝了,干脆自己改个姓,思来想去改成了赫连。赫连勃勃长大后,他的老家朔方一带又成了热点区域。
为何?后秦和北魏又刚上了。后秦和北魏当时呈东西对峙态势,双方在今内蒙、山西一带沿黄河分界,其中朔方、河套地区是部族混居之地,后秦无力彻底控制,便试图寻找一个当地部落首领,让他替后秦镇守大门口。说白了就是看门狗。姚兴物色来物色去,选中了刚刚成年、剽悍勇猛的赫连勃勃。当时后秦很多明眼人反对派此人去朔方,认为赫连勃勃不是可养之犬,久后必成大患。但姚兴当时对拓跋珪甚是畏惧,加上主要力量用于收拾河西诸凉,所谓病急乱投医,赫连勃勃就这么被放虎归山了。
2、游击战后秦人的担心后来果然成了现实。
赫连勃勃一到朔方,就迅速召诱铁弗旧部,并笼络了三交城附近的五部鲜卑(今陕西横山一带),形成了一个强硬的部落核心。这个时间很短,赫连勃勃402年到朔方,407年就悍然背叛反秦,建立了大夏,自称天王。
放出去的狗开始咬人,后秦自然要收拾。但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姚兴此时与河西诸凉打得正热闹,根本抽不出足够的兵力北上讨伐赫连勃勃。赫连勃勃也就愈发有恃无恐,猖狂地蚕食后秦北部的部落。也就是在这个阶段,赫连勃勃提出了经典的机动作战战术:“我若专固一城,彼必并力于我,众非其敌,亡可立待。吾以云骑风驰,出其不意,救前则击其后,救后则击其前,使彼疲于奔命,我则游食自若,不及十年,岭北、河东尽我有也。”岭北泛指关中平原北部山区,河东则是指后秦在山西南部的领土。
那么这套战术好用吗?相当好用。姚兴感到赫连勃勃的威胁,数次发大兵北上进攻赫连勃勃,但夏军尽量避免与秦军主力对抗,而以高速机动的战术不断袭扰秦军。发生于408年的朔方——木城之战,就是经典的机动致胜的战斗。
408年姚兴派大将齐难率二万兵北击朔方,赫连勃勃闻讯向东北撤退,躲到河曲一带。齐难捕捉不到夏军只好退兵,归途中秦军大肆劫掠大夏的部众。赫连勃勃趁齐难不备,设伏袭击,一举俘斩七千余人。齐难正欲引兵再战,赫连勃勃却又退开。
秦军久居关中,军队构成系步骑混杂,在速度上远远不及赫连夏的骑兵。是以只能被动挨打。秦军退至木城(今陕西榆林),赫连勃勃再次追及,双方大战,秦军全军覆没,齐难被生擒。此战被认为是秦夏对峙的转折点,后秦此后屡发大兵,均是败多胜少,410年姚兴御驾亲征,在平凉击败夏军金纂所部,成为秦军仅有的遮羞布。
此后直到姚兴去世,后秦再也没有取得一次像样的胜利,后秦除关中和河南以外的领土,果真如赫连勃勃所言,都被大夏国收入囊中。
而后秦这个庞大的帝国,也终于在赫连勃勃长年的厮咬中耗尽气力。后来东晋太尉刘裕北伐后秦,打得后秦灰头土脸全无招架之功。事实上后秦应对东晋的北伐,其实并没有犯什么战略错误,之所以抵挡不住,原因就在于同赫连夏的长期战争,把自己拖垮了。然而,如果我们回过头琢磨一遍,赫连勃勃的机动战术究竟在其建国过程中发挥了多大作用,我们会发现另一重更深刻的东西。
3、赫连勃勃的高明战略这要从姚兴派赫连勃勃北上说起。
姚兴绝非昏主,臣子们能看出赫连勃勃是个喂不熟的狼,他岂能看不出?姚兴之所以要派赫连勃勃去朔方重振铁弗部,其基础条件是拓跋氏北魏的存在。拓跋珪杀了赫连勃勃的老爸刘卫辰。杀父之仇不共戴天,赫连勃勃能不和拓跋珪死拼?而且铁弗故地仍然和拓跋本部重叠,在根本利益上存在矛盾,两虎相争,必有一伤。纵然不伤,用赫连勃勃这个恶狼,好歹能牵制拓跋珪大量精力。
如果按照这个剧本演下去,别说赫连勃勃,就算让他爷爷、爸爸复活,爷儿仨绑一块,跟拓跋珪硬拼,也绝无复兴的可能。但是,赫连勃勃在战略上来了个突然转向,彻底打乱了姚兴的如意算盘。赫连勃勃走的第一步棋,就让后秦惊掉了下巴。赫连勃勃并没有找拓跋珪报仇,而是把战略目标定位为后秦。为何?难道杀父之仇不报了?非不欲报,实不能报。如果刚有了点实力就想去打北魏,这无异于找死。再看当时的战略环境。
当时北方是“两强诸弱并峙”的局面。两强即西部的后秦与东部的北魏。诸弱则包括河西后凉、南凉、北凉、西秦、西凉,以及辽西的北燕,同时,陇南仇池还有一个独立的氐族割据势力,漠北又新崛起了一个游牧民族柔然。
这些乱八七糟的国家,彼此之间矛盾错综复杂。赫连勃勃高明就高明在,他理清了诸国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,并制定了合理的战略进取计划。什么计划呢?避开北魏,进攻后秦,远交近攻,绝不出头。北魏实力太强,而且朔方紧邻的代北、河东、幽州,都是形胜之地,不好打,所以只能暂避其锋芒。
那么有人问了,拓跋部与铁弗部是世仇,你不打我,难道我不会去打你吗? 赫连勃勃也看清了,拓跋部进入河北后,其生存空间不断扩大,代北朔方一带不再是其必争之地,拓跋珪没有非打铁弗不可的理由。而且相比新兴的柔然和南方的东晋,铁弗部既弱且小,不是首要解决的敌人。所以朔方与平城虽然近在咫尺,赫连勃勃却敢于安枕拓跋之榻下,而无被击之忧。为何又要选择后秦作为进攻对象呢?原因有二,一则岭北一带部族众多,后秦没有力量去控制,二则后秦在战略上犯了多面出击的错误,不仅铆着劲打河西,还好死不死地出兵进攻东晋,招惹那位不世出的杀星刘裕。
势分则力弱,赫连勃勃敢于进攻体量比自己几百倍的后秦,就是瞅准了姚兴战略上的短视。他一面与河西诸国交好,一面不断出兵袭扰后秦平凉、安定、高平等西北部的要地,刻意把后秦注意力转向西部。这一招其实也是向北魏暗送秋波,老子虽然明面上不和你通使交好,但我不往东方打,你也不要端我的后路。
赫连勃勃还非常注意不当出头鸟。他势力扩张之时,手下的舔狗们劝说,不如攻下后秦重镇高平,然后在那里建都称帝,以显赫连氏之威名。
赫连勃勃粗中有细,猛而不傻。他严辞拒绝,理由是,高平地处后秦与河西诸国的中心地带,你一称帝建都,马上会引发各方的敌视。而且如果把都城定的过于靠近后秦腹地,无疑会减少敌方的打击距离和打击难度。
总而言之,赫连勃勃的机动战术固然高明,但他的高视诸方的战略,才是他一步步走向胜利的根本。战术胜利只能求一时之盛,战略胜利才是万世不替的法宝。
胡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的父亲是谁?
刘卫辰(?—391年),十六国时期匈奴支系铁弗部首领,刘务桓之子,前任首领刘悉勿祈之弟,胡夏建立者刘勃勃之父。359年(东晋升平三年、前秦永兴三年),悉勿祈去世,刘卫辰杀悉勿祈之子,自己继位。
刘卫辰继位后,依违于前秦及代国间,前秦天王苻坚以之为左贤王;而代王拓跋什翼犍则将女儿嫁给他,惟卫辰仍叛服无常。前秦建元元年(365年),卫辰败于前秦而被生擒,然而前秦仍封卫辰为夏阳公待之,让其统率原部落。此后数年,卫辰因屡败于代国,而受前秦保护。
前秦建元十二年(376年),刘卫辰为代国所逼,向前秦求救。前秦乘此机会,一举灭代,并将代国分为东西二部,其中黄河以西之土地、部众归卫辰所属。卫辰虽不久再度因叛秦而为秦军所败,惟苻坚仍以卫辰为西单于,统率黄河以西诸民族。
前秦于肥水之战败后,国内分崩离析,刘卫辰久居朔方(即黄河以西之河套),兵强马壮,成为不少势力拉拢的对象。386年,后秦帝姚苌命刘卫辰为大将军、大单于、河西王、幽州牧;西燕帝慕容永命刘卫辰为大将军、朔州牧。
391年,刘卫辰派军攻击北魏,反为所败,刘卫辰于魏军追击途中为部下所杀,其宗族除幼子刘勃勃逃奔薛干部外,尽为魏军所诛。刘卫辰任铁弗部首领共计33年。后来勃勃建立胡夏,追谥刘卫辰为桓皇帝,庙号为太祖。
胡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的兄弟有哪些?
兄长:
1、赫连右地代,十六国时期夏国宗室、大臣。族属铁弗匈奴。夏国创建者赫连勃勃长兄。因先祖尚汉宗室女,故初随父祖以刘为姓。
人物生平: 龙升元年(407),赫连勃勃称天子,建国,受封丞相、代公。三年,夏败后秦姚兴军,取黄石固、我罗城,徙7千余户于大城(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),受命以幽州牧镇守之。凤翔元年(413),合族改姓赫连氏。
诸弟:
赫连文陈:天兴二年(399年),降魏,魏道武帝封其为上将军。
赫连阿利罗引:胡夏时司隶校尉。
赫连若门:胡夏时尚书令。
赫连叱以鞬:胡夏时尚书左仆射。
赫连乙斗:胡夏时尚书右仆射,封东平公。
赫连韦伐:胡夏时封北平公。
史书记载:义熙三年,僣称天王、大单于,赦其境内,建元曰龙昇,署置百官。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,国称大夏。以其长兄右地代为丞相、代公,次兄力俟提为大将军、魏公,叱干阿利为御史大夫、梁公,弟阿利罗引为征南将军、司隶校尉,若门为尚书令,叱以鞬为征西将军、尚书左仆射,乙斗为征北将军、尚书右仆射,自余以次授任。
胡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的老婆有哪些人?
妻子:1、破多罗夫人,鲜卑首领没弈干之女。
2、皇后梁氏(梁皇后)。
皇后梁氏简介:梁氏不是赫连勃勃的原配妻子,赫连勃勃在即位前曾娶鲜卑首领没奕干的女儿为妻。然而,在407年,赫连勃勃反抗后秦建立夏国,突然袭击时为后秦将军的没奕干,将他杀死,据推测,在此事前后,没奕干之女已被废或被诛。
梁皇后(?—?),是五胡十六国时夏国开国皇帝武烈帝赫连勃勃的皇后。
414年,赫连勃勃立梁氏为王后,418年称帝,立梁氏为皇后。425年赫连勃勃去世,赫连昌继任皇帝。427年,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占夏都统万,赫连昌逃至上邽,史称赫连昌的皇后和赫连勃勃的皇后被俘,据推测,赫连勃勃的皇后应该就是梁皇后,这样就证明了她活得比赫连勃勃长。
胡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的儿女有哪些?
儿子:
1、赫连璝(?~424年),又作赫连瓌,本姓刘氏,新兴郡虑虒县(今山西省五台县)人,匈奴铁弗部。十六国时期胡夏宗室大臣,武烈帝赫连勃勃嫡长子。
凤翔二年(414年),册封皇太子。出任抚军大将军、都督前锋诸军事,率领王买德攻取长安。真兴元年(419年),出任大将军、雍州牧、录南台尚书事,镇守长安。
真兴六年,得知父亲改立酒泉公赫连伦为太子,领兵7万击杀赫连伦,终为太原公赫连昌所杀。
2、赫连延,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匈奴铁弗部人,夏国开国皇帝赫连勃勃的第二子。
人物介绍: 414年,夏王赫连勃勃册立夫人梁氏为王后,册封赫连延为阳平公,赫连延的大哥赫连璝为太子,三弟赫连昌为太原公,四弟赫连伦为酒泉公,五弟赫连定为平原公。赫连满为河南公,赫连安为中山公。424年,赫连璝杀死赫连伦,反叛,赫连昌再杀死赫连璝。次年,赫连昌即位。赫连昌被北魏俘虏后,赫连定即位。
3、赫连昌(?-434年),一名赫连折,字还国,朔方郡朔方县(今陕西省靖边县)人,十六国时期胡夏第二位皇帝,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第三子。
身材魁岸,容颜俊美,初封太原郡公。真兴六年(424年),平定雍州牧赫连璝之乱,册立为太子。真兴七年(425年),正式即位,年号承光。承光二年(426年),受到北魏攻击,失守长安。承光三年(427年),丧失统万城,逃往上邽。
承光四年(428年),参加上邽会战,马失前蹄,兵败受擒。延和三年(434年),西逃途中,遭到杀害。其弟赫连定继位。
4、赫连定(?~432年),小字直獖,朔方郡朔方县(今陕西省靖边县)人,十六国时期胡夏末代皇帝,先主(武烈帝)赫连勃勃第五子,中主赫连昌之弟。
赫连定凶暴无赖,阴险狡诈。初封平原郡公,镇守长安。赫连昌即位,进封平原王,拜司徒、大将军。承光四年(428年),赫连昌兵败被擒后,逃奔平凉,正式即位,年号胜光,联合刘宋攻打北魏。
胜光四年(431年),攻打西秦和北凉,途中为吐谷浑军队所俘。延和元年(432年),解送北魏后,被魏太武帝拓跋焘处死。
女儿:赫连氏,匈奴人,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皇后,其父是夏国武烈皇帝赫连勃勃。 北魏太武帝始光五年(戊辰,公元428年),北魏太武帝西征夏国,攻占夏国都城统万(今陕西榆林),赫连氏的哥哥赫连昌逃至上邽(今甘肃天水),赫连氏则与其他夏国宗室被北魏俘虏,她与两个妹妹成为拓跋焘的嫔妃。
拓跋焘是北魏时期比较杰出的君主,在位三十年,经过他的南征北战,终于结束了中国北方长期分裂的局面,使北魏发展成为强盛的国家。
公元432年,赫连氏被立为皇后,想必她通过了拓跋家族铸金人的习俗。史书对太武帝年间赫连皇后的活动记载很少,赫连皇后无子。
公元452年,宦官宗爱暗杀了太武帝,矫称赫连皇后之命立太武帝幼子南安王拓跋余为皇帝,而没有拥立太武帝的长孙拓跋濬(451年去世的太子拓跋晃长子)。
拓跋余尊赫连皇后为皇太后,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赫连皇后参与了宗爱的阴谋。十月,宗爱又暗杀拓跋余,大臣杀死宗爱拥立拓跋濬为帝,是为文成帝,赫连皇后被尊为太皇太后。公元453年三月赫连太皇太后卒,葬于云中金陵,谥号太武皇后。
扩展资料:五胡十六国之胡夏的介绍
大夏是南匈奴屠各种铁弗部族人赫连勃勃建立的政权,史称“胡夏”。定都统万城,十六国时期最后出现的一个政权。
赫连夏政权从赫连勃勃公元407年称天大单于算起,到公元431年北魏的属国吐谷浑俘赫连定止,仅存在了二十四年。
胡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的精彩人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