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莞市体育中心未来什么样?这场咨询会首次披露
近日,东莞市中心城区“一心两轴三片区”建设现场指挥部召开了《东莞市体育中心城市品质提升概念规划设计》专家咨询会。通过现场、线上会议结合的方式,邀请来自城市规划、园林景观、建筑设计、市政交通、体育运营等领域的5名资深专家、学者组成专家组进行咨询,并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奇峰担任专家组组长。
市体育中心位于行政文化中心区北端,南邻市政府及规划轨道交通6号线地铁站,周边有大量旧村环绕,区位条件优越,是东莞8公里城市慢行公共体系中的重要节点,也是鸿福路山水文化轴线上的重要体育文化场馆,建成至今已近30年历史,曾举办过世界蹼泳锦标赛等重要国际赛事,对东莞全民健身体育事业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。
《东莞市体育中心城市品质提升概念规划设计》区位及设计范围。
由于建成年限久远,目前市体育中心场馆、场地及设施存在形象品质不佳、场地设施老化、人气活力不足等问题。为顺应城市发展需求,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,加快推动市体育中心城市品质提升,现场指挥部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《东莞市体育中心城市品质提升概念规划设计》编制工作,目的是高标准、高水平、高质量推进东莞市行政文化中心片区建设,立足片区更新统筹,推动市体育中心功能活动及设施环境提升,现已形成中期成果。
市体育中心鸟瞰图。
主入口效果图。
专家组听取了编制单位关于《东莞市体育中心城市品质提升概念规划设计》的成果汇报,充分肯定该研究成果对于市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,一致认为方案内容详实完整、工作扎实,并从项目定位、城市形象、交通组织、场馆运营、景观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。
专家们建议,按照体育综合体的方向进行改造升级,通过植入经营性物业、优化场地布局来提升市体育中心的可持续性;强化大型活动赛事期间的场地内部交通组织研究,远期结合周边城市更新同步解决道路疏解问题。同时,提升市体育中心的IP形象,增强场馆立面、出入口的形象标识性,进一步研究满足大型赛事人流疏散、停车及周边交通承载力、与公共交通接驳的解决方案,减少城市交通负担,充分利用零星空地,提高绿化覆盖率,为市民群众提供遮阳、舒适的体育活动空间,并提前规划2025年全运会可争取的项目并纳入改造计划,提前做好相关准备。
接下来,现场指挥部和各相关单位将充分吸收专家意见和建议,尽快完善方案成果,以确保高起点、高质量、高水平推动市体育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工作。
【记者】郭文君
【通讯员】刘罗丹 张佩珊
【作者】 郭文君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东莞市体育中心未来什么样?这场咨询会首次披露